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日暮一词出自何处

2025-07-09 06:41:02

问题描述:

日暮一词出自何处,时间来不及了,求直接说重点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9 06:41:02

日暮一词出自何处】“日暮”是一个常见于古诗词中的词语,常用来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。它不仅具有时间上的意义,也常常被赋予情感色彩,如孤独、思念、哀愁等。那么,“日暮”一词究竟出自何处?本文将从出处、用法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。

一、

“日暮”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尤其在《诗经》中已有相关表达。不过,“日暮”作为固定词语,更多地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,如汉赋、唐诗、宋词等。其字面意思是“太阳落山的时候”,多用于描写黄昏景色或寄托情感。

在古文中,“日暮”常与“黄昏”、“傍晚”等词互换使用,但更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。例如,在李白、杜甫等诗人的作品中,“日暮”常被用来渲染一种苍凉、孤寂的氛围。

此外,“日暮”还被用作比喻,如“日暮途穷”,形容到了尽头,无路可走。这种引申义使得“日暮”不仅是一个时间名词,也成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词语 日暮
含义 太阳落山的时候;傍晚
出处 最早见于《诗经》,如《小雅·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……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”(虽未直接出现“日暮”,但有“日夕”之说)
正式使用“日暮”一词,可见于汉代辞赋及后世诗歌中。
常见用法 描写黄昏景象;抒发情感(如孤寂、离别);比喻“走到尽头”
代表诗句 李白《夜泊牛渚怀古》:“登舟望秋月,空忆谢将军。”
杜甫《旅夜书怀》:“细草微风岸,危樯独夜舟。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。”
王维《使至塞上》: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
引申义 “日暮途穷”:形容陷入绝境,无路可走
文化内涵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;体现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

三、结语

“日暮”一词虽简单,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它不仅是时间的标志,更是情感的载体。从古至今,“日暮”一直活跃在文学创作中,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无论是作为景物描写,还是情感寄托,它都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